到中國喜歡逛街的人,對於「名創優品」都不會陌生。

3 月 3 日,名創優品公佈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的 2022 財年第二財季未經審計財務報告,此財季總營收達 27.7 億元人民幣,較 2021 年同期年成長 21 % ,海外營收 7.2 億元人民幣,年增 55%。

該季度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 Non-IFRS )淨利 2.1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155% 。

同時,國內門市數 3,168 家,國內店鋪淨增加 133 家;海外店鋪數量 1877 家,本季淨增 41 家,全球門市數量突破 5,000 家。

自疫情爆發以來,線下行業可謂是哀鴻遍野,“少虧就是賺”,很多連鎖店虧損關店、開源節流,能維持現狀已屬不易,能逆勢而上者更是鳳毛麟角。

葉國富於 2013 年創辦名創優品,兩年不到全球開店 1100 家,是最快把店鋪開到全球如此店數的第一位華人, 2019 年 10 月 31 日,獲得安永企業家獎。

葉國富是如何做到的?名創優品有什麼秘密?小編蒐集整理了葉國富的對外演講資料,讓我們一窺葉國富對商業的理解。

8943 字 |  23 分鐘閱讀

– 筆記君。

 

一、未來的商業發展

這兩年成長最快的是什麼?是設計的力量。過去商品先看兩點,一個是功能,一個是價格。但今天我們的消費者普遍有第三方面需要被滿足,你還要長的漂亮。

還說蘋果手機,不只要能上網、打電話,而且我要能買得起,還有要長得很漂亮。

這個漂亮說的就是設計,未來的企業要更重視這個環節。蘋果的設計很成功,它目前仍然是我們生活用品當中最漂亮的一個。

生意,什麼叫生意?生意就是生生不息的創意。

這個創意包括產品創意、設計創意、商業模式的創意、行銷的創意、你的創意結束了你的生意就結束了。

一件產品,品質是保證,創意是引領我們不斷去消費它的東西。

關於商業領域,我也常常思考,未來的商業到底要怎麼發展?

要研究未來的商業發展,首先要研究人,人是一切商業的載體。

現在我國新中產超 3 億,單身人口數達到了 1 億;到了 2025 年,我國新中產階級將達到 5 億,單身人口將達到 1.75 億, 1.75 億的單身人口會發生什麼變化?

首先是三怕:怕老,怕死,怕孤獨。

怕老

不難發現,但凡是上市的醫藥公司,市值和估值都非常高。除此之外,怕老的標誌性產品還有兩個。

第一個,茅台,賣得非常好。茅台是男人的保健品,從內保養自己,喝好酒不能少。

第二個,保養品品牌迪奧、海藍之謎等賣得非常好,這是女人的保養品。不管是 18 歲、 20 歲,還是 30 歲、 40 歲的女人都很重視保養。

年輕的女孩可以用平價的保養品,但是30歲以上的女人更傾向於用奢侈的、高級的化妝品。

怕死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疫苗類、健康類的醫藥產品都這麼火紅。

怕孤獨

這就牽涉到潮玩了。潮玩是孤獨經濟中最好的標誌性產業。大家拆盲盒,買個手辦放在家裡自我欣賞,就是因為怕孤獨。

以上就是我說的三怕,怕老、怕死、怕孤獨。我們在進入每一個產業之前,都必須把它的底層邏輯想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其次是三愛:愛美,愛吃,愛拍照。

拍照打卡、吃喝玩樂,是所有底層慾望外化出來的消費動作。

說到愛美,還是年輕消費者對化妝品和保養品的追求。

說到愛吃,現在購物中心基本上都是吃喝玩樂,賣東西這件事變得可有可無。

超市的人流、營業額和利潤都在逐漸下降,被誰沖走了?直接原因是社區團購的湧現,加上疫情的到來促使電商產業大力發展。

所以,未來的購物中心一定要圍繞著愛美、愛吃、愛拍照這三愛來發展。

“三怕、三愛”,簡單好記,這是未來打造美好消費品牌的底層邏輯關係。

目前,中國的消費者需求變化速度非常快,品牌不可能永盛不衰,關鍵在於鍛鍊掌握未來消費變化的能力。

現在中國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每個小孩都會有獨立的想法和個性。

假設最近 5 年出生的小孩,他們的價值觀和嗜好是一樣的,上面沒有哥哥姐姐可以學習,自己想怎麼樣就怎樣,那麼 5 年就會形成一種消費習慣。

潮玩的推陳出新,很大程度得依賴消費者優秀的鑑賞能力和迫切的消費需求。

反觀美國為什麼變化這麼慢?

因為美國大部分家庭都有兩三個小孩, 5 年生一個小孩, 15 年間弟弟妹妹向哥哥姐姐學習,他們的價值觀和思想都很接近,所以他們變化得很慢。

總的來說,品牌到底能不能一直火下去,就是看團隊的應變。如果應變夠快,品牌就跟得上,反之則反。

 

二、興趣消費

在我看來,消費領域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是低價消費階段

從改革開放到 2010 年左右,在這段期間價格是消費者購買產品最重視的因素。

第二個是性價比消費階段

從 2010 年到 2018 年前後,小米、淘寶、京東、網易等網路企業崛起,消費者除了關注價格以外,也關注產品性能。

第三是興趣消費階段

萌芽於這兩年,年輕人開始願意為情感價值買單。

從 2018 年開始,只靠性價比就不行了。一方面是中國的人均 GDP 達到了 1 萬美元,消費者的所得水準上了新階梯。

另一方面是 90 後甚至 00 後逐漸走向主流消費市場,我們發現消費者開始關注情感價值、情感訴求了。

低價消費或性價比消費還停在功能需求上,就是這個東西能產生實際的使用價值。而現在消費者買東西,不僅追求實用價值,也追求情感價值。

有些東西即使貴,消費者只要自己喜歡,也願意買,也就是外界所說的「千金就買我喜歡」。而不喜歡的東西,送給自己也不會要。

一般而言,產品有兩個價值,一個是功能價值,一個情感價值

功能價值就是解決 “溫飽問題”,滿足基本生存需求;情感價值就是選自己喜歡的東西,滿足心理需求。

功能是有價的,但興趣和情感無價。情感價值的提升帶來了一種新的消費趨勢,叫興趣消費。

市場上萌寵、電競、模玩手辦、國潮風等消費形態都是興趣消費受追捧的表現,但興趣消費的外延要比這些具體的產品品類更寬,如果在能滿足消費者的功能需求之外,還能更滿足他們的情感需求,都算是興趣消費。

敢花錢、愛分享、有個性、尋求圈層認同,是年輕人的鮮明特質。

95 後很多是獨生子女,有孤獨感。為填補情感上的空缺,他們會基於喜好進入某個圈層,並在其中得到認同。

而基於某類相同產品的消費,是進入圈層獲得信任的連結。

「被興趣支配」正是年輕世代最大的特徵。由不同興趣分化衍生的興趣圈層、社群悄悄興起,並表現出爆棚的消費力。

細分的「興趣圈」日漸成為年輕一代追崇、認同、歸屬的精神文化「部落」。

基於興趣消費去重構產品線,最大的挑戰是什麼?是變化太快。

一方面,年輕人本身更願意接受新事物;另一方面, 95 後生活在網路時代,網路最大的特色也是變化快,今天喜歡的明天說不喜歡就不喜歡。現在很多消費品牌上半年都很好,下半年就不好了。

無論是 “風” 還是 “潮”,都已經包含了快速變化的意味。

一陣風,一波浪潮,通常來得快,去得也快。隨著年輕人對新鮮事物的不斷追逐,舊的事物可能會快被拋棄了。

捕捉消費者的興趣,不斷掌握他們新的興趣,我認為是對未來新消費企業一個很大的挑戰。

 

三、什麼是新零售?

我認為零售分上半場和下半場,上半場叫通路為王,什麼叫以通路為王?就是找經銷商、代理商、各種通路。

那麼零售下半場叫什麼,我認為是以產品為王。什麼叫以產品為王?以產品來決定銷售。

過去我們講大而全,但今天不同,我們認為消費升級一定是小而美的精選時代。

網路時讓資訊越來越透明,也讓每個人的時間非常寶貴,不願意花更多時間在購物的環節上,那麼在購物這個層面,我們希望精準打擊、一刀見血,讓消費者需要什麼東西就可以拿到什麼東西。

馬雲曾經講過一句話,「新零售是什麼?新零售是線上+線下。」以前你是做線下通路的,現在開了線上店叫線上通路,其實還在圍繞著通路講。

但我很反對說新零售是 “線上+線下”,為什麼?給大家舉三個案例。

百麗花 26 億人民幣做了優購網,還是沒有改變百麗被賣的命運,今天優購網還在嗎?

大潤髮花 20 億人民幣做飛牛網,今天飛牛網的狀態是什麼?

美特斯邦威花 10 億人民幣做了邦購網,成功了嗎?

名創優品也曾忍不住當了一個電商,但沒有賺錢就不做了。

所以不要聽馬雲忽悠,馬雲會把你們帶到溝裡面,要聽我忽悠才行。

在我看來,做零售一定要學兩個企業,一個是蘋果,一個是 Costco 。

前者把一個桌子都擺不滿的產品賣到全世界,成為全球最賺錢的公司之一,後者用 8% 的毛利、 3000 個 SKU (庫存進出計量的單位)、 1.3 萬美元的坪效,把沃爾瑪打得落花流水。

很多人覺得 Costco 的成功是因為它的會員制、供應鏈、選品、定價……當然沒錯,

但我認為最根本的原因是它讀懂了人性的本質,抓住了零售的本質。

 

1.「不買就吃虧」的極致體驗

在過去六年時間裡,我每去到一個國家,只要聽說當地有 Costco ,無論自己的行程有多滿,都會抽出時間去逛一逛。

Costco 到底有什麼魔力讓我如此著迷?

以消費者的身分來講, Costco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整隻烤雞只賣 4.99 美元,一隻熱狗隻賣 1.5 美元,一支冰淇淋只賣 1 美元,而且 30 多年保持價格不變。

「最便宜」是 Costco 最大的吸引力,例如百貨商品它會比市場平均價格便宜 30% 至 60% ,食品類至少也有 10% 至 20% 的價差。因為如果比別家貴,第二年就沒人續會員費了。

原則上, Costco 所有商品只賺取 1-14% 的毛利,如果要超過 14% ,必須上報給董事長簽字審批。

為了給顧客搜羅世界各地的 “尖貨”, Costco 派人到美國、加拿大、澳洲、日本、韓國等地進行採購,只為爭取到最好的價格。

Costco 的商品普遍以「量販」出售,是為最大程度地提升產品的性價比,給消費「不買就吃虧」的極致體驗。

消費者不分國籍、不分膚色、不分階層,人人都有「花得更少買得更好」的心理, Costco 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點,並不遺餘力地誘導它,滿足它,這就是對人性的洞察。

 

2. 無理由退貨的「瘋狂」承諾

Costco 跟消費者約定,除了電子產品、數位產品需要在購買後 90 天內進行退換外,其它商品沒有退貨期限。顧客買完單後,隨時都可以拿著商品去到門市無理由退換,而且不需要提供購物收據。

因此有人成功地退掉了吃了一半的西瓜、孩子玩膩的玩具、吃得只剩骨頭的牛排……只需 Costco 會員卡里有消費記錄,哪怕買了好幾年的商品,都可以無理由退掉。

上述那些讓人啼笑皆非的退貨行為在社交上發酵並被很多人模仿,甚至有人調侃,只要有一張 Costco 會員卡,靠著免費退貨的政策就能養活自己。

當許多零售企業還在為「退貨率」「損耗率」斤斤計較的時候, Costco 制定這樣的規則簡直就像給自己挖了一個無底洞。

但在 Costco 看來,這是他們「與消費者站在一起」最直接的表達方式。

實際上,因為這種「無原則」的政策,最後反而 Costco 的退貨率特別低。

歸根到底,這還是 Costco 對人性的洞察──人性的本質都有「貪」的一面,就是對名、利、物、財的追求、佔有的慾望,但是人的教養教育、社會屬性又約束著人「貪」的行為表現。

 

3. Costco 是名創優品的導師

2013 年,我以二次創業者的身分第一次拜訪了 Costco ,驚訝於 Costco 極致的供應鏈效率、極致的選品、極致的定價策略,以及在消費者中極致的口碑。

後來我專門帶著團隊前往 Costco 美國總部拜訪,與 Costco 的高層以及基層員工進行深入的交流。

美國零售業平均 sku 約 14,000個,沃爾瑪的 sku 數量超過 10 萬個, Costco 的 sku 只有 3700 個左右。

例如薯片這個商品,沃爾瑪的貨架上琳瑯滿目,各個品牌應有盡有; Costco 一般只有 2-3 個品牌,而且都是直接向廠家定制的大包裝。

sku 少,價格帶窄,既節省了顧客挑選比價的時間,也便於庫存管理,再加上大規模採購可以壓縮進貨價,最後讓消費者以更低的價格買到更多。

沃爾瑪的毛利大約在 25% , Costco 不到它的一半,庫存週期也只有它的三分之二。 Costco 與沃爾瑪門市面積相當,它的平效約 1.3 萬美元,相當於沃爾瑪的 2 倍。

沃爾瑪每一千平方公尺大約用到 20-24 名員工,而 costco 只需要 12-14 人, Costco 的人效是沃爾瑪的六倍。

用更少的人手,更快的周轉,更低的毛利,為消費者提供最具性價比的商品,這就是 Costco 的效率。

Costco 的案例給了我很大的啟發,而這些啟發也成為我下定決心創辦名創優品的動因。

「高品質、高顏值、高效率,低成本、低毛利、低價格」的三高三低原則,是我從 Costco 身上學到,融入過往做實體零售的經驗,為名創優品確定下來的經營理念。

 

4. 新零售 Costco 玩了 43 年

在國內的零售業者、學者們還在為「新零售」的概念爭論得不可開交的時候, Costco 這家始創於 1976 年的零售企業,已經把「新零售」實踐了整整 43 年。

零售是一個彎腰撿鋼鏵的行業,這個行業存在了幾千年,發展到今天已經高度透明,早已沒什麼秘密可言,大家都爭奪薄如刀片的利潤,比拼到最後,無非是看誰的效率更高。

更高的效率、更低的價格、更好的品質、更深入洞察人性,就是「新零售」。

早前 Costco 即將進駐上海的消息傳開後,有來自消費者歡呼的聲音,也有來自新聞媒體質疑的聲音,其中一個觀點是「中美家庭人口結構和人均居住面積不同,小家庭場景能否支撐食品生活用品倉儲式、批發式採購模式,要打個問號」。

今天, Costco 上海店開業第一天,相關的消息不斷從社群媒體傳來:購物者的汽車在門口排出兩公里、車場門口要排隊輪候放行、由於客流量過大,政府部門與商場決定暫時採取限流措施、新店開業會員卡已賣出 16 萬張…

洞察人性、克制貪婪、控制毛利、聚焦產品… Costco 以最樸素的方式詮釋了零售最樸素的本質,並把購物熱潮從美國成功蔓延到國內。

而 Costco 火熱的背後其實是商品,高性價比且差異化的商品才是關鍵!這值得熱衷於流量與模式的中國商界反思!

 

四、一分錢一分貨?

蘋果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品牌之一,也是股票市值最高的公司,靠什麼?一定是靠偉大的商業模式,而不是品牌。

如果一個企業家天天閉口張口在內部講品牌,這個企業一定走不遠。

企業家對外可以講品牌,但對內要講我們有沒有獨一無二的商業模式,我們有沒有獨特的產品。

我認為衡量是否是品牌有兩個要素。第一是大家知不知道,第二個更重要:大家有沒有在用這個品牌的產品。

諾基亞,大家都知道,但現在很少人在用它的產品;而蘋果、微信、百度這些品牌,大家都知道並且都在用。人們知道並且在用的叫品牌,知道但是不用不叫品牌,這是我對品牌的理解。

我想問大家,「一分錢一分貨」合理嗎?

告訴大家,這句話,近三十年在中國一點道理都沒有。大家深受這句話的影響去買高價的產品。

高價的產品 “一分錢一分貨”,只是我們買了高價產品給自己的心理暗示而已。但是,實際上,中國是「一毛價錢一分貨」。

你們自己想想,一件衣服出廠價 99 塊人民幣賣 2000 塊,你還說「一分錢一分貨」?

我不知道在座多少人去過美國?你們一定要帶小孩去美國感受一下,住一個星期,你們就知道什麼叫做「一分錢一分貨」了。

在美國,剛剛說的超市(指 Costco ), 10 塊人民幣 3 個哈根達斯,在中國 30 塊錢買不了一個。在美國看一場電影是 25 元,而在中國 25 元可以看一場美國大片嗎? 125 !這就是中國當前的物價,太高了!

“ 10元” 人民幣,在名創優品裡,被稱為“黃金價位”。

為什麼定 10 元人民幣?消費者到我們店裡不用動腦買 5 件 50 ,買 6 件 60 ,不用去想兜里有沒有錢。

我常在店鋪觀察顧客,顧客買了我們的東西後出現在門口那一刻,表情是漠然的還是喜悅的,這一刻決定了企業的生死!

不要讓顧客到你店裡買一件衣服還要思考半天,這樣的話就完蛋了。

要讓顧客到你店裡想買就買,想用就用,這才是最好的東西,一定要達到這種情況,所以 10 元是黃金價位,讓顧客沒有任何壓力。

千萬不要小看顧客在購物那一刻一雙手停頓那個動作,這一個停頓決定了你企業的生死,你的商業模式的成敗。

顧客如果買了我們的產品,到了收銀台買單之後出門那一刻表情是漠然的,那就是失敗的。

我一定要顧客買單走到門口之後感覺很開心,很喜悅,覺得今天賺大了,這才是好東西,他才會給你傳播,不然我 1200 多萬微信粉絲怎麼來的?所以這就是我們所說的「 10 元黃金價位」。

 

五、企業的兩個關鍵字

未來的企業有兩個關鍵字,一個是擁抱,一個是開放。

首先,擁抱什麼?

第一,擁抱資本,現在是資本的時代。

今年線下零售,不管奶茶店還是各種(企業)拿了很多錢,一旦拿到錢之後,就快速上市。

第二,擁抱人才,如何擁抱人才?

螞蟻金服雖說上市失敗,但他把一件事情搞成功了,叫股權激勵,他把這4個字炒了。

現在如何永保人才?就是透過股權激勵。

在我們上市的過程中,激勵了超過 400 人,這是中國實體零售企業上市時,激勵人數最多的企業。

我們創造了十幾個億萬富翁,我們企業裡面很多小姑娘,現在身價超過 5 億,千萬富翁一大堆。而且看到我們現在孵化新的專案招人非常好招,讓別人看到我們這個企業是開放股權的,是財散人聚的企業。

以後你要吸引高端人才,吸引核心人才,吸引優秀人才,沒有股權是吸引不了的,也是做不大的。一個企業的核心骨幹,要想財富增值,靠拿工資不行的。

那些負責人我給他年薪 200 萬、 300 萬, 10 年才多少? 3000 萬。 100 年才 3 億,他現在一下子產出 5 億、 10 億了。

這種擁抱資本的速度和價值是傳統企業做不到的。

我認為現在是真正資本時代的大崛起,包括今年我們科創板的推出,創業板註冊制的推行,帶來什麼?資本市場平民化。

以後上市越來越容易了,越來越開明了,越來越透明了。資本市場透明帶來的兩個好處。

第一,企業更好拿錢了。

第二,不只老闆要享受資本的紅利,能不能讓員工也能享受一下資本的紅利?

我認為這是衡量未來一個企業,能不能做大做強,能不能時時保持競爭力,最關鍵的指標和因素。現在跟員工不要講虛的,大家都知道股權激勵帶來的好處。

所以我講擁抱,擁抱資本,擁抱人才。開放,開放股權,不要拿到一個人手上。

 

六、「匠心」的關鍵在一把手

什麼叫匠心?

匠心這個詞現在被我們說濫掉了,我們在朋友圈裡面經常看到很多文章講歐洲、日本一個小店,祖傳幾代都是圍繞這一個店在做,每天生意都很火爆。

所以匠心就是要企業的一把手有沒有投入到產品當中,這是衡量企業有沒有匠心的標準。

產品是需要匠心打磨的。小米做手機其實還是很成功,因為雷軍全心全意在做手機,而且每次出去的時候,見人張口閉口就談手機,這就是發生在我身邊的匠心。

依照產品的開發想法和工業基數,董明珠比雷軍好太多,但因為董明珠沒辦法放棄格力電器不管,所以小米手機比格力手機更有競爭力。

我相信未來的企業競爭一定是以產品為核心的,產品是企業的第一個策略。

而以產品為中心就是要打造極高的性價比,這是零售企業和大消費品產業競爭的最重要的點。

在我看來,所有做高毛利、高利潤的企業都做不大,路易威登跟優衣庫比都差遠了,一個全球化偉大的企業是要有高性價比的企業,全球都是這樣。

談到這裡,有兩個企業家讓我感觸很深:第一個是賈伯斯。

大家看到蘋果,賈伯斯每次演講除了手機別的一個字都沒有,我們中國很多企業家一做大了,你問他產品怎麼樣,他就說「我不了解產品,你問我下面的人」。

蘋果今天股票市值超過一兆美金,頂中國一半的上市公司,我們這些中小型創業家都要向賈伯斯學習。

第二,碧桂園的老闆楊國強很讓我敬佩。

2018 年碧桂園儘管有些問題,但這個企業我還是很看好的。

楊國強今年 60 多歲了,我問他每天都在研究什麼,他說我每天在研究戶型,他說我在研究戶型的時候很興奮,碧桂園有個設計研究院,設計師超過一萬人,楊國強發現戶型不對的話馬上打電話把院長叫過來,一起研究一夜。

所以我們中國的企業家不要找錯標桿,找錯標桿就死定了。

 

七、堅守初心

在創辦名創優品之前,我曾經走訪過許多優秀的企業,包括優衣庫、IKEA、 ZARA 、 Costco 、亞馬遜、華為……這些企業都是靠優質低價殺向全球的。

他們都以此保證了企業持續的競爭力和成長力,我認為這是名創優品應該學習的地方。

所以,對於優質低價的認知,其實是在創立名創優品之前就形成了。

要說挑戰,我覺得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堅持優質低價的初心。這件事說起來很容易,但其實很考驗人性。

我們企業內部的員工,還有外部的朋友,都對我說過,如果在現在價格的基礎上加價 10% ,消費者感覺不到。但我總是笑著否定這些建議,因為這不符合我的初心。

現在每天我都在跟自己的貪婪之心博弈,因為我清楚知道,如果忘記初心,就等於自己放棄企業的競爭力。

我認為做人也好,做企業也好,都要有信仰。我說的不一定是宗教信仰,而是一個人內心要有自己相信、堅持的東西。

我認為,低毛利一定可以成就一個偉大的企業。當別人不相信你的時候,你要堅持堅持再堅持。

最近,我看了一部電影叫《印度合夥人》。主要講一個企業家在全家甚至全村人反對的背景下,決定研發女性衛生用品。這部片給我的感觸很深,片中的男主角做的事情跟我現在做的一模一樣。

當別人都反對的時候,還能堅持下去,相信自己能成功,一定能做成,我認為這叫企業家信仰,這是企業家精神的核心。

做零售這麼多年,我深刻體會到相信的力量,信仰的力量。

保持清醒、錨定方向,躬身入局、沉心去幹。

這個時代正在悄悄獎勵誠實的人。

人與人之間,大多數情況下,不是比聰明,而是比誠實、比勤奮。時間會獎勵誠實勤奮的人。

只要我們堅持從小處著手,從小事做起,堅持長期主義,一定會成就一個價值偉大的公司!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

 

2022-03-18

筆記俠中國新商業知識共享社區

文章作者|筆記俠責任編輯|少將

內容來源:由編者整理彙整自網路公開資料。

輪值主編|智勇 責編&值班編輯|少將

 

推薦閱讀:

競爭策略:拿到一手爛牌,如何打出一串驚奇勝利 – 宫玉振教授

.

七大軟性技能 – AI 浪潮下,人類工作者更需強化且更顯珍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