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專欄 › 人力資源論壇 › 職場 – 職涯 – 工作人生 › 升官加薪,拍馬屁是必要能力?攀爬晉升階梯,外商前 CEO:這 3 件事才關鍵
-
AuthorPosts
-
-
2020/12/08 作者 田臨斌 (老黑)
常有人問我如何才能在企業裡從小職員做到總經理,同時讓薪水成長幾十倍?
假設提問者有兩個基本條件:大學畢業或以上學歷、英文能力不差,那攀爬企業階梯的關鍵,我歸納為 3 個原則。
常有人問我如何才能在企業裡從小職員做到總經理,同時讓薪水成長幾十倍,從而完成搶錢任務,進入財務獨立的人生新階段?
首先我假設問問題的人具有兩個基本條件1.大學畢業或以上學歷,2.英文能力不差。因為這兩點是進入大企業的入門檻,跨過門檻才可以談後續的工作能力、表現、升遷等。進不了大企業當然還是可以賺錢,但方式和方法和所謂的攀爬企業階梯(corporateladder)不一樣。
進入企業猶如進入一場僧多粥少的比賽,比賽時間長達幾十年,隨時都在與人競爭,贏多輸少就可能越爬越高,輸多贏少則可能原地不動,甚至淘汰出局。比什麼?比一種可籠統稱為「工作能力」的東西,各企業對能力的定義、著重點,名稱有別,但基本原則大同小異,通常不出以下幾項。
工作能力的評比,不出以下 3 項
第一項是聰明才智 ,這也是為何需要一定程度學歷的原因,而講難聽點,學歷的唯一功能大概就是證明一個人不是笨蛋,因為一旦進入企業,就沒人在乎了。智力代表的是分析和學習能力,也就是能夠把複雜的大狀況拆解成容易理解小事件的能力,以及舉一反三,從經驗中學得新技能的習性。
聰明才智和IQ息息相關,可以用筆試測試,但不必要高達 180,中等以上、愛接觸新事物更重要。其實不用考,單從討論事情就很容易看出來,聰明的人不見得事事都懂,但反應快、有邏輯、會推理。企業需要高智力的原因是,不管眼前工作多熟練,往上爬必會碰上新挑戰,克服新挑戰需要不斷學習成長。
其次是積極性 ,也就是在面對困難挑戰時展現出的勇氣,和在設定目標時的抱負。大企業中常見到明明是業績離目標還差很多的人卻得到升遷,原因是他們敢嘗試新做法、挑戰新市場,並為此訂出有野心的目標,即使失敗,還有能力調整重來。這樣的經歷和韌性是企業長遠發展的必須,這樣的能力也因此得到重視。
國際職場中的臺灣員工通常這方面很吃虧,因為我們從小被教導不可犯錯,不要與眾不同也不要出風頭,因此培養出不輕易嘗試和發表意見的習慣,錯失許多成長機會,很可惜。但我也見過不少年輕人,刻意在這方面下工夫,得到很好成效,關鍵是理解這項能力為什麼重要,才能對症下藥。
第三是領導力 ,按字面容易誤解成發號施令能力,其實它更接近中文語意中的影響力,而且不限影響屬下,而是上下左右內外全方位影響。影響他人需要1.溝通,2.協調組織,3.激勵。領導力強代表以大局為重,以身作則、有同理心、能創造雙贏、樂於合作,和知人善用。
測試領導力可以把幾個人湊在一起,丟給他們一個難題,限時提出解決方案,大夥討論時測試者在後方靜靜觀察,最終方案品質不重要,重要的是與會者在達成目標過程中與他人互動的表現,以及對成果做出的直接和間接貢獻。這項能力的重點在於,組織要的不是英雄,是能夠用各種方法協力完成任務的人。
以上三點可以被簡單描述成:
領悟力(Intelligence):你有多聰明?
成就力(Achievement):你有多飢渴?
領導力(Leadership):你的影響力有多強?
三者看似獨立,其實有一定關聯性,聰明才智高的人面對困難經常選擇躲避,野心強的人擅於克服困難,卻不擅與人相處等,要找到在三個領域都很厲害的人不容易,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認識自己才能揚長補短。許多人在升遷競爭中敗下陣來,感覺很委屈,其實經常只是不認識自己。
三項能力中,除了智力基本天生外,其他兩項都和「態度」息息相關,例如人們常說的「草莓族」就是成就力的負面表現,缺乏獨立思考習慣是另一常見毛病,不知為何而戰容易勝驕敗餒,難以發揮潛能。培養成就力需要在平時養成樂於跨出舒適區,嘗試新鮮事物的習性,不要因為過於計較得失而刻意規避風險。
領導首重溝通,溝通不只講話,更是態度,同理心是關鍵。觀察小孩行為最容易理解領導力,一群小孩中通常會有個領頭羊,這不是被選出來也不是被指派的,是由言行影響他人形成的默契,包括描繪遠景、以身作則、激勵他人、承擔責任,組織協調等,這些言行通常在課本中學不到,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領導力有決定性影響。
過去我在對上班族說明以上時,經常得到的反饋是:你說的或許對,但在我工作的地方,升官加薪唯一需要的能力是「拍老闆馬屁」。我不能說他錯,這種現象確實存在,但拋開一些可能被誇大的變數,我相當確定,要在職場中往上爬,以前靠的是這些,在可見的未來,主要靠的還是這些,參考一下。
(本文出自《老黑的FIRE生活實踐》,時報出版)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5049
暌違五年新作,FIRE生活進入第十五年,六十歲的老黑,不只教你FIRE前如何理財,更教你FIRE後如何生活!
閱讀暢銷書《45歲退休,你準備好了?》之後,許多讀者紛紛詢問作者老黑,如何能和他一樣提早FIRE:
FIRE是什麽?財務獨立,提早退休。
為何要FIRE?不想勉強做不喜歡做的事,想要每天睡到自然醒。
誰要FIRE?適用為溫飽而努力工作打拚,期望儘早脫離職場苦海的人;不適用心中無夢,過一天算一天的人。
何時FIRE?越早越好,但永不嫌遲。
如何FIRE?1.增加收入,2.減少支出,3.投資理財。
老黑說:理論很簡單,難是難在執行。
FIRE是一個方法,更是一個觀念,與其說它教人如何買股票賣基金、如何省吃儉用斷捨離,不如說它指出一條有別於傳統的人生道路。這條路不是康莊大道也有風險,但對於人生有別於傳統期待的人,走這條路可能帶來的回報,相信我,值得所有的犧牲和努力!
FIRE族必讀格言:
1.有錢和健康好的人不一定活得好;活得好的人生活一定有重心。
2.一路投資自己,才有條件在職涯最後階段高效搶錢。
3.沒有一個FIRE族是沒有簡樸習性的,斷捨離對FIRE族來說,不是想要,也不是需要,是必要。
4.理財不是選項,理財不是賭博。
5.再好的公司待久了,還是會成為一隻井底蛙。
6.跨過溫飽線後人人都有選擇權,關鍵是得到之前,你願意放下什麼。
7.進入人生下半場,決定生活品質的通常不是金錢地位,而是運動習慣。
8.活著的目的不是累積財富或見證反彈,而是把每一天活好活滿。
9.許多人以為FIRE的目的是財務自由,其實那只是手段,真正目的是自我實現。
10.要符合平均年回報率5%,低風險、低成本,最好固定配息,這幾項條件,投資人有多少選擇?答案:很少!
11.天只助自助者,平日的飲食、運動、生活習慣、心態,別說醫師,除了自己,神也幫不了你!
12.我什麽也沒看破,只是想過好活在世上的每一天而已!
各界好友贊同推薦(按姓氏筆畫序排列)
李正雄(安可雜誌創辦人)、李偉文(知名作家)、吳家德(NU PASTA總經理)、邱敏寬(財經達人)、邱沁宜(節目主持人/財經專家)、洪雪珍(斜槓教練)、曾琬鈴(Winnie散漫遊版主/《不上班也有錢》作者)、黃世岱(《第三人生太好玩》作者、「關懷小丑協會」創辦人)
雖然我熱愛工作,但我知道,有一天我終究要從職場退休。退休前要如何規劃退休後的日子,絕對不是等到退休後才去想。讀了老黑這本書,讓我更加篤定退休後的幸福人生該怎麼過。--吳家德
老黑一直是大家的目標,人生自己選擇,在健康的時間歲月好好的周遊世界。很多人心中都有一個環遊世界的夢,但人世間的事一件又一件,生活的瑣事一樁又一樁,到了錢存夠了,身體也無法承受出國的壓力。人要痛快趁年輕,很多事,現在不做,以後一定會後悔。黑哥是讓人羡幕的。--邱敏寬
每次看著黑哥分享他退休後的生活點滴,都覺得他就像位得道高僧,在渡化世人,讓更多人能早日脫離工作的苦海,徜徉退休後的加勒比海。大多數人也都可以不到六十就享受退休的美好生活,只要越早開始規劃,就越早享受。至於怎麼做?就看臺灣提早退休第一人,黑哥的FIRE實踐十五年來的心法。--曾琬鈴
老黑不單只是我的偶像,而且是一個能夠以理性與感性兼具地去翻轉退休人生的奇才!
他在FIRE前理性地告訴我們如果想壯年退休,「真相只有一個」(The Moment of True),就是提早投資理財,而且需要精打細算的「結果導向」(Result-oriented)去累積比別人多十年以上的退休金。
在感性方面,老黑在FIRE後,保持著如同年青人般的好奇心、熱情、行動力,挑戰學習新東西,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跳出舒適圈,接觸多元不一樣的價值觀,從世界的高度來看自己、認識自己、完成自己。無論您是退休族、還是準退休族,打開這本書之後,您會發現「退休之後,無限可能」!--黃世岱(蛋黃)
-
-
AuthorPosts
-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reply to this to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