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ing 0 reply threads
  • Author
    Posts
    • HR 小助理
      Guest
      Post count: 341

      漫步在飄著細雨的宜蘭,我在鬼滅之刃的電影遇見快樂的真諦。在電影院燈光亮起的瞬間,震撼與悸動襲來,我動彈不得,逕自坐在椅上,直到聽完最後的片尾曲,人潮已如潮水退去…。

      電影的最後,強者炎柱,煉獄杏壽郎得到媽媽肯定的那一抹微笑,強者,就是要保護弱小的人,在他保護了列車所有人,開心著達到媽媽期望的霎那,我眼眶裡也是噙著一種既感動又酸楚的淚水,這是一種複雜的心情,追尋著父母的期待,一輩子想要得到的認同,杏壽郎最後的笑容好美,極其無憂,甚至純淨可愛。彷彿那不是一個戰場的最終,而是理念的實現點。

      這是我整部片的第二次流淚。

      第一次當然是炭治郎勇敢揮別他那永遠不想醒來的美夢,告別他的家人那幕,這中間蘊含多少魄力與決斷,在重逢的喜悅(即使已知是夢)和遺憾的淚水中迴旋、打轉,進退之間,多少掙扎的苦楚。那一輩子都不想從虛構的夢中醒來,甚至是一些人,只想要在這樣的夢中死去,雖是種對於現實的逃避,但也是一種療癒,如果現實中沒有炭治郎的信念與自己的使命,那麼我想,留在夢裡也是一種很合理的選擇。就像很多傷心人的心停駐在某個時點,塵封了。

      於是,我發現人類快樂的來源,有自己,也有他人!這個他人,肯定是對我們最重要也最親近的人,然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這些柱與上弦鬼,武力高強,前所未見,一山還有一山高。而我發現,煉獄杏壽郎及上弦參都有一個比悲傷還要悲傷的故事,只是兩個人的最後選擇不同。我印象很深,上弦參說:加入鬼吧,將永生不死,可以瞬間恢復傷口,練武 100, 200 年後將更加強大,但杏壽郎再怎樣都不接受成為一個鬼。

      我想的世人終究會老、會死,巔峰只是一個過程, #如果能夠幫助「值得的」後輩逐漸變得強大那也才會是永續不息的生命力。

      炭治郎的淚水,每次覺得自己進步一點,又發現堅強的墻擋在前面,想幫忙卻又能力不足以勝任,他想變強,變更強,為了他所愛想保護的人,這樣的想法源自於他內心的溫暖與純全,這是最好的動機。

      炭治郎、善逸與伊之助最後撕心裂肺的哭喊,是我欲流未流的淚,是他們對煉獄杏壽郎的感謝,與對自己能力淺薄幫不上忙的恨加上對上弦參躍走的不甘。

      我通盤想快樂的真諦,我回到最後杏壽郎的笑容,那個震撼我心的畫面,我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試想,如果只有得到母親的肯定,而身邊救下的人都不感激,也沒有三個死忠的粉絲戰友追隨者陪在身邊哭喊,那個驚天動地的決鬥將成為一個憾恨,極度的不值。

      因此,我們必須想過自己的極限與想望, #設定自己想幫助的範圍(Agenda) #設下一個底線(Bottom line),否則也有不少人原有熱情,卻因幫助對象的不值而轉為冰冷。

      所以 #快樂 = #成為自己命定的那種人,努力實踐信念並得到所保護對象的感謝。 #而自己內心的修練與強大,相信會是最關鍵的核心。

      煉獄杏壽郎在一開始就知道,對手實力的強大,但他那個為了信念(自己與母親給他的)呈現的勇氣與爆發力,是我在往後遇到困難與挑戰的時候,最好的導師!

      分享一個全國電子的廣告【偷改的志願單】,也有我體會到的快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3p-5UYtpbE

      Brad Peng
      Deputy CEO of TSMC Charity Foundation/Adjunct Faculty Instructor at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Viewing 0 reply threads
  •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reply to this to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