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專欄 人力資源論壇 領導-管理-領袖 企業與人生的勝率

Viewing 0 reply threads
  • Author
    Posts
    • HR Sensei
      Keymaster
      Post count: 62

      在新澤西州市郊的一座小鎮上,一個由26個孩子組成的班級被安排在教學樓最裏面一間光線昏暗的教室裏。

      他們中全部的人都有過不光彩的歷史:有人吸過毒、有人進過管教所、有一個女孩子甚至在一年之內墮過3次胎。

      家長拿他們沒辦法,老師和學校也幾乎放棄了他們。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叫菲拉的女教師擔任了這個班的輔導老師。

      新學年開始的第一天,菲拉沒有像以前的老師那樣,首先對這些孩子進行一頓訓斥,給他們一個下馬威,而是為大家出了一道題:

      有3個候選人,他們分別是——

      A:篤信巫醫,有兩個情婦,有多年的吸煙史,而且嗜酒如命;

      B:曾經兩次被趕出辦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起床,每晚都要喝大概1公斤的白蘭地,而且曾經有過吸食鴉片的紀錄;

      C:曾是國家的戰鬥英雄,一直保持素食習慣,熱愛藝術,偶爾喝點酒,年輕時從未做過違法的事。

      菲拉給孩子們的問題是:

      如果我告訴你們,在這3個人中,有一位會成為眾人仰慕的偉人,你們認為會是誰?

      猜想一下,這3個人將來各自會有什麼樣的命運?(大家也可以猜想一下)

      對於第一個問題,毋庸置疑,孩子們都選擇了C。

      對於第二個問題,大家的推論也幾乎一致:A和B將來的命運肯定不妙,要麼成為罪犯,要麼就是需要社會照顧的廢物。

      而C呢,肯定是一個品德高高尚的人,註定會成為精英。

      然而,菲拉的解答卻讓人大吃一驚。

      「孩子們,你們的結論可能符合一般的推斷,但事實是,你們都錯了。這3個人大家都很熟悉,他們是二戰時期的3個著名的人物——

      A是富蘭克林.羅斯福,他身殘志堅,連任四屆美國總統;

      B是溫斯頓.丘吉爾,英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首相;

      C的名字大家也很熟悉,他叫阿道夫.希特勒,一個奪去了幾千萬無辜生命的法西斯元首。」

      學生們都呆呆地看著菲拉,他們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孩子們,」菲拉接著說,「你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以往的過錯和恥辱只能代表過去,真正能代表一個人一生的,是他現在和將來的所作所為。每個人都不是完人,連偉人也有過錯。從過去的陰影裏走出來吧,從現在開始,努力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你們都將成為了不起的優秀的人才……」

      菲拉的這番話,改變了26個孩子一生的命運。

      「原來我們都覺得自己已經無可救藥,因為全部的人都這麼認為。是菲拉老師第一次讓我們覺醒:過去並不重要,我們還有可以把握的現在和將來。」孩子們長大後這樣說。

      有一位心理學家說過這樣的話:你對孩子怎樣描述,他們就怎樣以你描述的樣子成長。你說它是個無賴,他就會慢慢變得像個無賴;你說他資質很好,他就可能真的變得十分資質很好。

      許多成人不斷在用自己的偏見扼殺孩子的美質,他們自己卻一點兒都不知道。

      請問:情報資訊不足,判斷一個人難免有失誤,但如果真實中能得到的就這樣呢?例如面試做背景經歷調查,得到的就是這樣?

      回覆:
      沒有最重要的兩資訊:1. 跟企業價值有關的行為,及 2. 要找的職務所需要的職能狀態。

      如在公司擴張期要找CEO。一個candidate曾在企業擴張期間的作為及成果,是職能式面談的關鍵。

      篤信巫醫,有兩個情婦,多年的吸煙史,嗜酒如命,曾兩次被趕出辦公室,每晚喝1公斤白蘭地,曾有吸食鴉片紀錄,國家戰鬥英雄,一直保持素食習慣,熱愛藝術,偶爾喝點酒,年輕時從未做過違法的事。這些跟關鍵議題,沒有關聯。

      沒有充分訊息 – 可能正反兩面:曾經兩次被趕出辦公室,可能是主管有不當的判斷或行為,他跟主管吵;曾經有過吸食鴉片的紀錄,他是因為實驗,
      還是年輕好玩幾次?戒斷了嗎?嗜酒如命,現在還是如此嗎?近兩年有因此而影響工作嗎?會戰鬥跟目前的工作,有什麼關聯?熱愛藝術,跟職缺有什麼關聯?

      企業價值觀,以誠信正直為例。只要在企業範圍內有這樣的行為即可,私生活無妨。有多少CEO帶出世界級團隊,同時有多位情婦情夫小三的?還有CEO下班開車帶部屬的妻子(公司同事)直奔自己的家。這位CEO也是多人景仰敬佩。

      資訊不明朗,儘量客觀判斷。很多朋友喜歡講項羽與劉邦的故事。有沒有想過,一開始項羽的高富帥貴族背景,劉邦的人渣+人渣+人渣的流氓地痞過往,不就是上面ABC極類似的對比?一開始會選項羽還是劉邦陣營加入?限制住資訊元素來問問題,其實意義不大。

      職能式面談法盛行數十年不墜,不是因為外商公司沒其他選擇,而是這個方式可以較高比例的鑑別出人才合用。資深主管與菜鳥使用這種面談法,產出結果差異不小。

      沛公賭劉邦,我推測是他放掉了所有人渣因素,看到了成為王者關鍵職能,所以押注。如果沒有看到這關鍵職能,把身家賭在人渣身上?

      我們之前談的勝率用在招募為例,就是企業的制度與手法找到的合宜人才比例比目標競爭對手高,一年後留才比例比競爭對手高,那就是勝。不需要謀算到找人100%,留才100%。

      發展人才也是,不要妄想每一個培養的人都成材,都死忠永遠跟你,達到組織目標人數即可,該走的讓他走。

      企業經營也是,投資也是,各種球賽也是(電影,魔球Moneyball),不奢求百戰百勝,只要勝率高於目標競爭對手即可。

      已是第一名了怎麼辦?從市場,從客戶,從自己的過去找答案。

      人生也是。不要想事事贏人,只要比去年的自己更好,就是勝。

Viewing 0 reply threads
  •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reply to this to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