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公司的部門是否經常創建新的策略規劃,然後遺忘,直到下一個計劃週期再開始另一個新的策略規劃?
這是策略執行經常需要『過長時間』且成本高於預期的原因之一。事實上只有 8% 的策略領導者指出他們的長期策略規劃其成功率達到 90% 或更高。
規劃與執行良好的策略計劃,可使企業策略轉化為具體的作法和行動,為執行策略和實現業務目標提供清晰的行動藍圖,並取得預期的成果。
通過使用簡單易懂的策略描述,部門領導者可在一兩頁上資料上闡述優先事項,讓每個人都更容易理解為什麼以及如何執行計劃。
📝 策略規劃時必須要了解的三件事
一,策略的抱負
策略和策略規劃之間須明確聯繫
我們很容易將策略的本質與更詳細的策略規劃混為一談,尤其是在條件變化很快且變革的期限很短的情況下,但我們的首要工作是要了解其差異及重要性。
策略 – Strategy
定義了企業的長期方向,闡明企業將如何在其選定的市場中競爭並取得成功,或者對公共部門而言,該機構如何實現其使命。
策略規劃 – Strategic Plans
定義了企業將『如何實現』其長期目標。功能策略規劃定義了實現這些策略目標所需的作法和投資組合的藍圖。其中單位或部門領導者文件化所需的選擇和行動,以達成對企業商業模型和目標的貢獻。
營運規劃 – Operational Plans
處理特定項目和變更的執行,以及策略規劃中未包含的任何營運任務。
如果您負責一項部門或單位策略,這意味著您需要聚焦在創建重要的策略框架;專注在關鍵假設、相關指標和您的部門需要的作法,以有效實現組織目標,即使它們發生變化。
二,策略的前提與假設
涵蓋『關鍵趨勢』和『顛覆因子』
審視和回應可能影響您的策略和策略規劃的趨勢和顛覆因子是極為重要的,因此您需要有效的策略前提與假設。現在或從長遠來看,忽視或貶低這些『顛覆因子』所可能產生的破壞,會在您的策略規劃過程中留下關鍵差距,因您忽視了價值主張和競爭定位的威脅和機會。
Gartner 最近的一項調查發現,只有 38% 的組織擁有辨識或挖掘此類趨勢或『顛覆因子』的正式流程。Gartner 將顛覆性變革的四個關鍵領域視為趨勢的重點項目。
跨功能和團隊的高管可以使用下方 PEST 結構來確定關鍵趨勢:從增強用戶體驗到目標驅動的組織,企業數位化,企業永續性等,並一一分析它們的影響,並在開始規劃可能需要的行動方案前就建立好商業模式、人員/能力和 IT 系統的策略前提與假設。
推薦閱讀:人力資源策略規劃 五步驟 -PEST-波特五力-SWOT-平衡計分卡
.
三,彈性策略
營運條件或環境的變化越快,您需要整合到長期策略中的『顛覆因子』越多,您的策略模型就必須越具有彈性。彈性策略可確保您的組織能夠比傳統型的競爭對手更早地發現新機會並更快地做出回應,使您有更高的可能在動態的數位化世界中取得成功。
真正具有彈性的策略方法與旨在將企業從僵化、自上而下、基於固定週期的流程轉變為更具彈性、事件驅動的四個核心方法。
上圖:彈性策略的四個核心實踐是:
- 儘早開始執行
- 對發生的變化做出反應
- 擁抱和探索不確定性,以及
- 讓每個人都參與策略。
📝 策略規劃的常見問題
什麼是策略規劃?
- 『策略』- 對企業想要實現的目標以及實現目標需要做什麼的共同理解(共識)。
- 『策略規劃』 – 則彌合了從總體方向到最終執行具體項目和日常行動之間的差距。
策略規劃的四種類型和三個層次是什麼?
策略規劃始於在企業層面製定策略,但該策略必須隨後轉化為行動。
策略規劃的三個級別通常是指
- 公司總部
- 業務單位
- 功能單位
策略規劃的四種類型通常是
- 策略性的
- 操作性的
- 戰術性的
- 應急性的
為什麼制定策略規劃很重要?
有效的策略規劃,有助於領導者提昇實現長期策略中,其聚焦在重點和回應的能力。負責功能策略的領導者可使用策略框架讓團隊專注於最重要的事情。
策略規劃過程涉及哪些步驟?
為了製定具有一致性和流暢順序的成功策略規劃,領導者應該:
- 確保使用一致的相關術語,以最大程度地減少策略規劃中的混淆,並為協同合作設定好基礎標準線。
- 首先通過設定並壓力測試使命、願景和目標,為更詳細的規劃奠定堅實基礎。
- 平順 – 簡化 – 優化策略規劃的各利益關係人的工作:使命、願景和方向設定交給資深領導團隊;將目標、行動規劃、衡量指標與發展作業留給具有執行專業知識與能力的經理人們。
策略規劃的要素是什麼?
成功的策略規劃的關鍵要素包括:
- 使命和願景
使命 – 闡明該組織其存在的原因;願景闡明了該組織希望達到的遠大目標。將兩者連結起來的策略規劃必須具有足夠的彈性,以便在執行期間遇到環境發生變化時做出合適回應。 - 策略前提與假設
為了製定成功的策略規劃,領導層應該考慮趨勢和顛覆因子,並評估它們對企業目標的潛在影響。 - 策略規劃設計
嚴格的策略規劃設計可有效地將策略轉化為可以執行並即將要執行的規劃。糟糕的規劃導致糟糕的執行(執行困難或無法盯好時間表)。
策略規劃中的關鍵術語是什麼?
- 使命
組織的宗旨或存在的目的。 - 願景
期望的未來狀態,未來宏大的目標。 - 目標
短中期的目標。 - 行動計劃
實現目標需要怎麼做,做什麼的規劃。 - 作法與衡量指標
追踪實現目標的進度。
如何設計策略規劃系統?
策略規劃“系統”是指用於記錄或文件化策略規劃的工具。誠摯呼籲企業或組織不要根據正在創建的文檔或文件來關注策略。相反,專注於將策略轉變為易於溝通的行動計劃。
什麼是策略行動計劃?
策略行動計劃是一份企業或組織正式文件,有關目標如何執行、監督、控制和結案的主要資訊來源。許多組織建置了相關但各自獨立的“行動計劃”以實現營運目標。
什麼是策略作法和衡量指標?
作法可以取得可觀察的結果,使組織能夠評估其行動計劃的有效性。衡量指標則是組織採用具體數據量化來評估其作法的進展,並確保與其選擇的作法保持一致(如何衡量會影響作法,請謹慎挑選衡量方式)。
本文由論壇精選翻譯與修訂內容自 Gartner.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