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專欄 › 人力資源論壇 › 勞動法 解析 實務 討論 › 居家隔離 3+4、居家照護 7+7 爭議解析 – 懶人圖表包 › 居家隔離 3+4、居家照護 7+7 懶人圖表包 讓你秒懂
圖表懶人包 居家隔離 3+4、居家照護 7+7 – 最新資訊
本土疫情嚴峻,國內政策逐漸走向與病毒共存,隨著確診數不斷攀升,民眾對於居家照護、自主健康管理、自主防疫等定義霧裡看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圖卡,協助理清屬於哪一類對象,以及確診或被匡列後該如何應對。
一、確診者(7+7)
7天居家照護:輕症或無症狀者,且符合居家照護健康及環境需求條件,待無症狀或症狀緩解,且距發病日或採檢日滿7天,得解除隔離,無須再採檢,解隔後進入自主健康管理。
7天自主健康管理:已結束居家照護者,無須快篩就可以外出,但禁止前往人潮擁擠、餐廳內用、聚餐及聚會等活動。
二、入境者(7+7)
7天居家檢疫:所有自外國入境者,入境時進行採檢,於7天期滿且期滿當日快篩陰性,則進入自主健康管理。
7天自主健康管理:已結束居家檢疫者,無須快篩就可以外出,但禁止前往人潮擁擠、餐廳內用、聚餐及聚會等活動。
三、密切接觸者(3+4)
3天居家隔離:包含同住親友及住宿同寢室友,自最後接觸(第0天)隔日起算居家隔離3天,收到接觸者匡列時進行快篩,隔離3天後進入自主防疫。
4天自主防疫:已結束居家隔離者,或被匡列時已逾隔離期間、但仍在自主防疫期間者,快篩陰性必要時可外出;學生須於自主防疫期滿次日進行快篩,結果陰性方可上學。自主防疫者同樣禁止前往人潮擁擠、餐廳內用、聚餐及聚會等活動。
四、其他民眾
自我健康監測:1.密切接觸者之接觸者,若密切接觸者篩檢陰性,可解除監測;2.確診者之同場域工作者(高風險24小時內,適當防護接觸大於15分鐘),無症狀且接種3劑疫苗滿14天者,健康監測至最後接觸天滿7日。上述均避免前往人潮擁擠、餐廳內用、聚餐及聚會等活動。
自主應變對象:確診者之同班同學、同場域工作者,依「企業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營運指引」,採自主應變措施,含依感染風險程度實施防疫假、停課等。
*上述相關規定將依疫情狀況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