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人資職涯標竿1】嚮往外商公司?文化差異完全剖析,前日韓商、現任美商資深人資 HR:各國企業職場作風大不同,先懂!讓你適應力躍升!

本集邀請到「人資職涯標竿」Kimi,擁有令人資們稱羨及嚮往的 HR 職涯,曾任職於台商、日韓商,現任美商科技業,皆為上市企業,累積豐富資歷,不藏私告訴你:

能熟悉適應且調整切換,職場文化差異的工作態度,可讓人資職涯旅程上無往不利。

差異
項目
台商(總部) 日韓商(在台分公司) 美商(在台分公司)
流程
差異
自主性高 透過總部 透過總部
用字
差異
在意職階尊稱 以英文姓名稱呼 以英文姓名稱呼
書信
差異
用字精準謹慎
與敬語
文法文句口語化 用字遣詞輕鬆,無論國籍皆使用英文信件往來
招募
差異
由人資針對人才空缺招募,所有履歷內資訊詳盡 主管初步技術面試後到人資最後一關 人資先要求把不相關資訊拿掉,注重多元文化包容

一、文化探討:台商自主性高,日韓商、美商資源多由總部掌握

以資深人資 Kimi 待過的台商、日韓商、及美商來說,三種公司職場文化大相逕庭,以幾個面向探討,台商因是台灣總公司,流程與制度上,自主性更高。日韓美商資源及規範制定,皆掌握在總部上。

以發佈公司新事項的做法,美商用字遣詞上雖然較為口語化,但對於發佈流程制度,會有完善的「配套措施」,舉凡教育訓練,發佈 E-MAIL 配上 100 多個附件檔,呼籲各個員工務必詳讀。

以台商作業方式,注重用字精準、謹慎程度,從公文到日常會議紀錄,強調用字正確性,有著非常大的差異。

二、HR人資職涯角色:日韓 HR 放最後一關|台美商 HR 首要關卡

日韓商在台的 HR人力較不充足,偏向新創公司概念,履歷流程上會先交由主管篩選,通過技術認可確認後,再決定是否進行面試,HR 則放在最後面試,而在美商,人資則是需要向外大量開發人才,如同業務般,替公司不斷開發人力資源,作為首要關卡。

三、美商:強調多元文化包容性|日韓商:歡迎各國人才加入

日韓商偏向新創公司風格,平均主管年齡 30 歲出頭,相處隔閡小,很開放看所有種族,歡迎國外面試者應試,甚至是移民來台灣分公司也歡迎各方人才加入。

美商強調多元文化包容性,如果一個部門都是男生,也會期待新應徵來的員工會是女性,得到一個平衡。

跟職缺不相關資訊,比如 104 人力銀行履歷規格上,性別、住址、婚姻狀態、身高體重,本身跟招募無關,也會希望應試者拿掉原先放置在履歷當中的個人照片,著重在面試結果,保持評估上的公平性。

台商在意的相關資料較多,對於台灣主管來說,可能生肖或星座,會因個人喜好當作潛在的評估依據。

推薦閱讀:

星座招募 – 企業或人資使用星座招募嗎?

四、外商語言風氣|日韓溝通會議夾雜英文詞彙,美商加倍

台商到日韓商時,面對面溝通時常夾雜英文,但在美商夾雜英文比例加倍,即便是在一個文字群組裡面,沒有任何國外員工,台灣職員們也習慣用英文回覆。人資在發信與面試者溝通時,即便面試者用中文回信,外商人資也是用英文郵件往來,也有單位認為面試者若一直用中文回覆,也會被當作英文能力不足的識別方式。

五、會議風氣|美商:會議多時間短精準結束,台商:開會時程長

美商會議一場接著好幾場,優點是半小時內結束,在意會議時間精準度,若有下一個會議會也會準時離場,去到下一個會議。

台商會議則是早上晨會,會議時間 1 小時起跳,如果是延遲可能會造成整個部門 2 小時才結束。

六、身為跨國人資背景,面對不同文化應徵者行為差異|台:保守含蓄,國外:自信快速答應應試,反應談薪酬

就以往 Kimi 的招募經驗,發現不同國家的面試者在自信程度有蠻大差別,台灣的面試者若看到面試條件與資訊,較為困難會遲疑不敢果斷嘗試,會需要較多時間準備面試再行動,但當時遇到國外面試者,相對會快速直接答應面試。

這樣的自信程度差異也反應在談薪資狀況上,國外會開出比他現職距離兩三倍薪酬,呈現一種 “你可以給我多少” 的姿態,但台灣人會告訴面試官自己現職待遇,會希望下一份工作能有 20% 左右的漲幅,即使是資深台灣職人,也會這樣保守含蓄的回應,反映了華人謙虛的特質。

Kimi 認為許多面試者職務專業能力「實力比自信程度高」,在談論薪資時可以踴躍去爭取,若是很好的工作機會,掌握機會去自信嘗試,何樂而不為,對於標籤迷思不需要太執著,保持開放心態,應試者在面對大型國際公司,自信可以再更加強、更踴躍,不必侷限在總是很困難的印象裡。

Miriam 結語

跨文化的主題在近年獲得越來越多的討論,想要在海外、外商企業工作,語文能力已經不是決勝關鍵,而是融入文化的適應力,在現在國際化普及的職場中,團隊成員多元的世代,能否像變色龍一樣,在不同文化之間切換自如,會是未來成為高潛力人才的關鍵,Kimi 是個很棒的範例,成功在不同文化亦能展現自己實力,邀請大家可以收聽本集節目,更了解 Kimi 是如何達成的。

推薦閱讀:

探索不同文化 – 理解與融入 文化差異 – 跨國管理必備 – Erin Meyer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