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 數位力 – 鄭俊卿
台灣疫情又緊張,再次突顯數位轉型對企業永續的重要,現場參加了這場精彩研討會,值得跟朋友們分享! (若再晚一週舉辦,這場 Beyond 數位力 研討會的現場恐怕也得因防疫而取消)
緯創資通董事長林憲銘
緯創若沒有在過去幾年積極推動轉型,恐難具備相當的能力與方法來因應美中貿易戰與世界疫情嚴峻的變化,同時支撐營運力道。在他了解所謂「數位轉型」後,也才發現高科技產業常常是一套方法執行很久,「不改變還能活,真的是奇蹟」。科技公司自身運用科技卻未必落地,緯創正積極在 22 個廠區推動數位轉型,他認為推動數位轉型有三個重點:
- 技術:已經具備 AI、大數據等技術,但看如何有效分析與運用
- 組織:影響力與責任越大的領導者壓力很大,或者不願改變,需要組織改組或者成立專責單位來推動
- 人才:若無合適與足夠的人才,即便有技術並調好組織,也難竟其功。林憲銘董事長表示台灣規模相對較小,面對不得不數位轉型之際,中小企業更需要建立 Networking、互相合作,透國數位轉型為每個人提高附加價值,提高競爭力。
Google 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
Google 台灣第一位員工,他說 15 年前,他的幕僚都在其他國家,但是他依然可以遠距跨國完成專案,數位能力其實一直都存在,但看如何運用,但目前使用的方式未必是未來的主流,數位時代重要的是創新與創造。今年初 CES 展已經完全採用線上展覽,全球 2000 家廠商,幾萬個產品,都在線上展示與洽談。
Covid-19 催化了 Remote work,也帶動零接觸經濟,PChome 在拚 6 小時到貨,全家則拚 10 分鐘,看似時間重要,其實對消費者而言卻是慣性比較重要! Education at anytime anywhere. 要思考如何改變慣性,而且要 Proactive。在 Google 常講 ABCD – AI、Big Data、Cloud、Digital Transformatio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for Enterprises企業的數位轉型,有四項重要的能力:
- Engage your customers
- Empower your Employees
- Optimize your Operation
- Transform your products
趨勢上的新應用,如自駕車,未來塞滿在車上的時間所需的娛樂或服務應該有很多;森林大火卻無消防員傷亡,因為改用無人機救火;AI in medical care;台灣可運用既有優勢,發展硬體相關科技的軟體,例如 GPS 的應用就是硬體+軟體,醫療儀器需要一個載具加上服務。
中國線上零售已佔 50 %,韓國佔 20 %,台灣的數位國土比實際國土小,Mindset 亟需改變。簡立峰常問 Google 新進員工從台北 101 看到哪裡,為什麼只看到淡水河?而不是看到東南亞、上海、香港等,我們需要培養「從海島看到海洋」的思維,這也是 Google 台灣之所以能成為亞太最大基地的重要思維。
Digitimes 社長黃欽勇
創業 23 年,中間也經歷轉型,Biz model – Digital Data Asset;去年 hard copy 成長30%,英文版 43 %成長,分享其擅長的產業趨勢分析,強調不要用舊觀念來思考新問題,需要彈性、效率、專業知識,如何讓客戶為你講話,要有企業的個性以及價值主張。
104 資深副總暨人資長鍾文雄
分享調研,強調數位時代需要跨領域、整合型的人才。今年看好的題材是防疫 + 5G / AI;數位科技下必備跨域技能:
- Social Skills、
- Resources Management Skills、
- System Skills、
- Technical Skills、
- Complex Problem Solving Skills。
Ikala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程世嘉
創業從黃金圈 (Why-願景、How-使命、What-任務) 出發,數位行銷是注意力的產業,成功運用 AI 媒合網紅行銷以及 Cloud 社群商務- OMO 線上線下整合。學習 Google 的招募方式,認同賈伯斯的理念找 A 級人才,一旦雇用 B 級員工,他就會把 B 級和 C 級的人帶進來。找到好的人才,塑造對的文化,創新自然會浮現。有時創新就像摸著石頭過河,他舉 Google 創辦人 Larry Page 所說的:
即使失敗了,過程中一定會留下重要的東西。
台灣微軟首席人資長王有蘋
表示,全球 CHRO 面臨共同的挑戰:科技進步、人才發展、吸引人才、企業文化。數位化轉型很重要,人才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忽視,但合格的人才奇貨可居。千禧世代正在推動遠程辦公、獨立又合作的工作方式。微軟新的使命是賦能於全球每個組織和每個人成就不凡,企業文化著重成長思維、客戶中心/多元包容/一個微軟、創造不同;成長思維鼓勵大家從 Know it all 轉變為 Learn it all,微軟透過傾聽、學習、試煉、分享的流程來重塑文化。用大數據轉型 HR,運用 WpA (工作場所數據分析)驅動組織行為改變,透過自助服務的簡化與標準化,為員工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運用 Power BI 提供員工與經理人的體驗,並藉以提高和幫助員工加強技能。很特別的是微軟的績效考核系統已經改稱為 Connect People Reporting System,顯然在思維上有了很大的翻轉。
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
表示數位轉型有三個階段:
- 數位化
- 數位優化
- 數位轉型
企業進程需要到那個階段,要看目的以及企業的狀態,科技可以輔助但要 Match,不需要為了科技而科技。
支持數位轉型有三大主軸:
- 文化:以人為本;核心價值-誠信、協作、創新、敏捷、關懷
- 組織:人力資本管理、組織設計 (設立轉型辦公室直接 report 給總經理、負責主管要稱職)、雙軌制職涯發展
- 人才;數位能力人才、數位領導人才、菁英梯隊培養。將大數據人才分配到各部門發揮更直接的效益,例如:消費者分析、企客分析、通路分析。改善工作環境-敏捷 (Agile) 辦公室;員工要溝通-溝通無距離 (員工可直接e-mail總經理、和總經理喝咖啡1-1、越級會議)、鼓勵再創新、照顧最暖心。舉辦 Employee NPS(eNPS) Survey – 沒有快樂的員工,就沒有滿意的顧客。
緯創副董事長/緯育董事長黃柏漙
分享數位轉型的經驗,對科技的擁抱和佈局,發展智慧交通、智慧農業等,並嘗試新應用在新產業與新服務。大型製造業從自動化→智能化→智慧化,先做 BI,用 Dashboard 來管理。要知道數位轉型的目的是什麼,最好成立新的(轉型)辦公室,Owner 要非常清楚,是中長期,而不是短期的專案;AI 是加值服務。人才很重要,要有數據分析與洞察力,但數據該怎麼分析不只是一個部門的事,而是跨部門的事。Data 要下放到做事的階層,幫助決策,老闆以前之所以成為老闆是因為擁有 Data。以終為始,用數字來溝通,敏捷 (Agile)、快速、Teamwork、組織扁平,不論 Function,透過每天簡短開會,不斷調整。嘗試過才知道,人的思維轉換不易,所以用科技來提升,他妙喻用弓箭能射多準?不如改用機關槍! TibaMe 的意思原來是「提拔我」,緯育黃柏漙董事長表示,要找對企業、找對人!緯育會將最新的知識整合提供每個企業與個人,幫助企業變得更聰明,才能 Beyond 數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