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性思考 思考慣性
創新第一步
TRIZ創新工具發展七十多年,不論是古典TRIZ或是現代TRIZ,TRIZ創新工具最重要的核心就是突破慣性思考的限制!
創新障礙
要突破慣性思考的限制,首先要了解慣性思考的類型。
要了解慣性思考的類型,我們可以先從一些常遇到的慣性思考用語來判斷,比如說,你可能會聽到下面的句子:
- 我想這需要更多研究!
- 我覺得可以先做個調查看看!
- 先開會討論一下!
- 先等社會經濟改善再說吧!
- 我覺得客戶不會想要!
- 客戶應該沒這種需求!
- 這方案推測老闆不會想要!
- 這我不會啦!
- 這太簡單了吧!
- 這是最好的方案嗎?
- 喔!拜託,這是我聽過最笨的方案!
- 老實說不知道作法!
- 這個我覺得我做不到!
- 這會被別人笑死吧!
- 唉唷!創新是屬於特定天賦的人!我很普通用不到創新!
- 這個我覺得不實際!
- 這個做過!
- 沒聽過以前有人做過!
- 有其他人做過嗎?
- 這行不通的!
- 別人經驗告訴你這問題要避開啦!
- 這工作不需要創新!
- 這和工作無關!
- 那問題和我們無關!
- 我們都是這樣做的!
- 為什麼我們要做?
- 創新是研發的工作!
創新障礙類型
如果細心一點,我們可以發現,思維慣性是有些類型可以從上面的描述中進一步區分出來,例如:限制類(資源限制、環境限制、物理限制等等)、規範類(文件、契約、行業、法規)、條件類(系統條件)、前提類(超系統限制)、需求類、技能/能力 類型、經驗類型、職責類型等等。
- 限制類型: 包括資源限制、物理限制、技術限制、能量限制、資訊限制等等。例如:這個沒有資源,比如說:人力不足、設備不構、材料極限、方法有限、空間環境不族等等資源限制,或是說存在物理限制(材料形狀大小屬性等等)。
- 規範類型: 公司規範、政府規範, 契約規範, 產業規範等等。
- 條件類型: 缺乏價錢成本時間等符合理想性的條件。例如:需要更多時間研究。其他還有例如:成本太高、體積太大、操作複雜等等。
- 前提類型(超系統限制類型): 先做個調查! 先等等不急! 先開會討論一下! 先等經濟改善再說吧!。目前環境不適合!
- 需求類型: 沒需求! 不必要! 不用! 客戶不需要! 客戶沒需求! 推測老闆不會想要!
- 技能或能力類型: 不會, 太簡單, 太難了, 這是最好的方案嗎?這是我聽過最笨的方案! 不知道作法!我覺得我做不到! 會被別人笑!創新是屬於特定天賦的人!我很普通用不到創新。
- 經驗類型(自己、他人、企業、產業、社會):不實際!沒做過!過去沒有人做過! 為何過去沒人做過? 有其他人做過嗎? 行不通的!沒聽過!別人已經告訴你這問題要避開! 這工作/技術/領域/公司不需要創新!
- 職責類型: 和工作無關! 那問題和我們無關! 我們都是這樣做的! 為什麼我們要做? 創新是研發的工作!
突破 慣性思考 思考慣性 創新第一步
如果我們想要解決慣性思考的障礙,首先第一步我們需要將障礙變成問題描述,問題的描述越清楚越好,這就是所謂的定義問題步驟。
創新的認知歷程
主要可以粗分為兩階段四個過程,這包括了定義問題階段中的發散過程與收斂過程以及解決問題階段的發散過程和收斂過程,每種過程都有不同的創新工具可以使用,為了提高創新效率,因此要注意的是每個過程的操作順序和對應的使用工具要盡量一致性。
常用創新工具
根據自身接觸不同創新工具經驗,以下整理出一個表格給大家參考。
在定義問題的階段與過程中,我們如果能把障礙從問題描述提升到問題模型的層次,那麼幾乎可以說已經把創新基礎打好了。
文章轉載: